分类
中国政府网 安徽省

安徽省简介

安徽省人民政府

省会:合肥
省政府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编:230091
电话:0551-62601224
网址:http://www.ah.gov.cn/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省地形

安徽大地,既兼跨中国大陆南北两大板块,又位近欧亚大陆板块与北太平洋板块的衔接之处。地貌类型比较齐全,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台地、平原。各类型所占比例,对生产来说,比较适当。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3%、14.0%、13.0%、49.6%(其余8.1%为大水面),极有利于以农耕为主的农、林、牧、渔、副各业的全面发展。境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300余条,总长度约1.5万公里。自北向南依次属淮河、长江、钱塘江3大水系。淮河干流和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穿全省,钱塘江发源于安徽南部山区。在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属中游河段,长江干流属下游河段,钱塘江属上游河段。大小湖泊有580多个,总面积35万公顷。其中,0.67万公顷(10万亩)以上的大型湖泊14个,666.7公顷(万亩)至0.67万公顷(10万亩)的中型湖泊37个。湖泊主要分布于长江、淮河沿岸,其中长江水系湖泊面积25.3万公顷,占安徽全省湖泊总面积的70%左右;淮河水系湖泊面积9.7万公顷,占安徽全省湖泊总面积的30%左右。安徽省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具有地形复杂,成土母质多样,水热条件变化大的特点,加上农耕历史悠久,导致了土壤类型多种多样。根据1979年开始的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安徽省共有5个土纲,8个亚纲,13个土类,34个亚类,111个土属,218个土种。5个土纲分别是铁铝土纲、淋溶土纲、潴育土纲、半水成土纲和人为土纲。13个土类分别是红壤、黄壤、黄棕壤、黄褐土、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石质土、粗骨土、山地草甸土、砂姜(礓)黑土、潮土和水稻土。土地总面积约13.9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1.4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二十二位。安徽省地处于中国南北方的过渡之处,气候上的南北过渡特征十分明显,且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岗地兼备,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而使植物和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而多样。

安徽省气候

安徽省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处中纬度地带,随季风的递转,降水发生明显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区域之一。 春秋两季为由冬转夏,和由夏转冬的过渡时期。全年无霜期200~250天,10℃活动积温在4600~5300℃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4~17℃,1月平均气温零下1~4℃,7月平均气温28~29℃。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夏季降水丰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

安徽省资源

(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422万公顷,林地329万公顷,水面105万公顷。长江、淮河分别流经安徽416公里和430公里,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

(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主要河流分属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其中淮河水系6.69万平方公里(包括废黄河470平方公里、复兴河163平方公里),长江水系6.6万平方公里,钱塘江水系6500平方公里。

(3)动植物资源。全省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从北到南的过渡特征,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多杨、槐、桐;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长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和中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地带,多松、杉、竹。全省林业用地440.35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1.7%,与耕地面积接近;湿地面积2.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2012年末森林总面积380.4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171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807亿立方米。全省有21个山区县(市、区),全部分布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平均在50%以上;有65个平原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淮北、沿淮、沿江地区,已全部跨入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地区行列,平均森林覆盖率在15%以上;其余的为丘陵、岗地,多分布在江淮之间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在12%左右。

 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4245种,占全国种数的14.2%,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二级保护植物25种。脊椎动物44目121科742种,占全国种数的14.1%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21种、二级保护的70种,世界特有的野生动物扬子鳄和白鳍豚就产在安徽中部的长江流域。

 全省林副产品丰富,盛产苹果、梨等水果,板栗、山核桃、银杏等干果,木瓜、杜仲等木本药材以及香菇、木耳等,其中:砀山酥梨、太和香椿、金寨板栗、宁国山核桃、宣州木瓜、水东蜜枣、泾县青檀等林副产品闻名遐迩。

(4)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截至2014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59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23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种6种,金属矿种21种,非金属矿种94种,水气矿种2种。全年地质勘查部门新立项各类地质(科研)项目(省级)36项。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矿产地12处,新增探明储量矿种1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
青海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西藏自治区简介
云南省简介 贵州省简介
四川省简介 重庆市简介
海南省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东省简介 湖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山东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福建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浙江省简介 江苏省简介
上海市简介 黑龙江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 辽宁省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河北省简介
天津市简介 北京市简介
山西省简介 台湾基本情况
门户网站首页 中国政府网
分类
中国政府网 浙江省

浙江省简介

浙江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地址:杭州市省府路8号一号楼
邮编:310025
电话:0571-87057277
网址:https://www.zj.gov.cn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省以江名,简称为“浙”。2015年底浙江全省共有2个副省级市,9个地级市,市辖区36个,20个县级市,县34个(其中一个为自治县),乡268个, 镇653个,街道447个。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5539万人。世居浙江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畲族。地灵人杰,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

浙江省地形

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西北支从浙赣交界的怀玉山伸展成天目山、千里岗山等;中支从浙闽交界的仙霞岭延伸成四明山、会稽山、天台山,入海成舟山群岛;东南支从浙闽交界的洞宫山延生成大洋山、括苍山、雁荡山。龙泉市境内海拔1929米的黄茅尖为浙江最高峰。水系主要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和京杭大运河浙江段。钱塘江是浙江省内第一大江,有南、北两源,北源从源头至河口入海处全长668公里,其中在浙江省境内425公里;南源从源头至河口入海处全长612公里,均在浙江省境内。湖泊主要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以及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全省最大人工湖泊千岛湖等。地形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中山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海滨岛屿6个地形区。

浙江省气候

浙江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5℃-18℃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2200小时之间,年均降水量在1100-2000毫米之间。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因受海洋影响,温、湿条件比同纬度的内陆季风区优越,是我国自然条件较优越的地区之一。

浙江省资源

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是著名的粮仓和丝、茶产地,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桔、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东海大陆架盆地有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00万年前境内已出现人类活动,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百余处,最著名的有距今4000—5000年的良渚文化、距今5000—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距今1万年的上山文化,近来在良渚遗址又发现了5000年前中国最大古城。浙江春秋时分属吴、越两国,战国时属楚;秦时分属会稽郡、鄣郡、闽中郡;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三国时入东吴版图,仍属扬州;唐朝时先属江南道,后属江南东道,又分置浙江东道、浙江西道两节度使,“浙江”作为行政区名称自此始;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鏐建立吴越国,属江南道;北宋时属两浙路;南宋建都临安(即今杭州),分置两浙西路和两浙东路;元代时属江浙行中书省;明初置浙江行中书省,简称浙江省,省名自此出现,后改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11府、1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沿袭至今。据统计,东汉以来载入史册的浙江籍文学家逾千人,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特别是“五四”以来,出现了鲁迅、茅盾等一大批浙籍文化名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五分之一。

浙江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杭州是2016年G20峰会举办地,具有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以杭州西湖为中心,纵横交错的风景名胜遍布全省,有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个国家园林城市、1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9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全省有杭州、宁波、绍兴、衢州、金华、临海、嘉兴、湖州、温州等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村总数全国第一。在国务院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每一批入选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现总入选数已达217项。杭州西湖、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和浙东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江郎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7座浙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还有可供旅游开发的主要海岛景区(点)450余处。,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个,4A级以上高等级景区192家,数量分别居全国首位和第二位,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杭州西湖、千岛湖、普陀山、雁荡山、乌镇古镇、奉化溪口——滕头、东阳横店影视城、西溪湿地、嘉兴南湖、绍兴鲁迅故居·沈园景区、开化根宫佛国、南浔古镇、天台山、神仙居等14家。浙江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来访, 2015年分别接待境内外游客5.4亿人次和10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39.1亿元。

2015年全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04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116亿立方米),全省总水资源量为1430.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955.4亿立方米多49.7%;人均水资源量为2590立方米。

浙江森林面积9074.85万亩,其中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4535.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91%,活立木总蓄积量3.14亿立方米,居全国前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
青海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西藏自治区简介
云南省简介 贵州省简介
四川省简介 重庆市简介
海南省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东省简介 湖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山东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福建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浙江省简介 江苏省简介
上海市简介 黑龙江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 辽宁省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河北省简介
天津市简介 北京市简介
山西省简介 台湾基本情况
门户网站首页 中国政府网

分类
中国政府网 江苏省

江苏省简介

江苏省人民政府

省会:南京
省政府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68号
邮编:210024
电话:(86-25)83398000
网址:http://www.js.gov.cn

江苏,简称苏, 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东西分置而建省。省名为“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与“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合称之简称。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江苏地处中国东部,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样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省东临黄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江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江苏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苏省自然地理

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12%,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

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海岸线954公里,长江横穿东西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乡级以上河道2万余条,其中列入省骨干河道名录的有727条。全省0.5平方公里以上、位于城市城区内、作为城市饮用水源地的湖泊湖荡共有137个,湖泊面积达6260平方公里,占江苏国土面积的6%,居全国之首。其中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2个,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太湖、洪泽湖,分别位列全国第三、四大淡水湖。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69%和17%,比例之高居全国首位。低山丘陵面积占14%,集中分布在西南和北部。连云港云台山玉女峰是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江苏省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江苏省地势平坦,一般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江苏东临黄海,地处长江、淮河下游,海洋对江苏的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以及江苏特定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的综合影响下,气候呈现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梅雨显著、光热充沛、气象灾害多发等特点。

全省年降水量为715~1280mm,江淮中部到洪泽湖以北地区降水量少于1000mm,以南地区降水量在1000mm以上,降水分布是南部多于北部,沿海多于内陆。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我省雨水充沛,年际变化小,年降水变率在12%~24%之间。夏季6月和7月间,受东亚季风的影响,淮河以南地区进入梅雨期,梅雨期降水量常年平均值大部地区在250mm左右,一般在江淮梅雨开始之后的一周左右,我省淮北地区进入“淮北雨季”,此时往往是我省暴雨频发,强降水集中的时段。

江苏省自然资源

全省耕地面积687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86亩。全省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共26个海岛。沿海未围滩涂面积5001.67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居全国首位。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作物几乎遍布全省。种植利用的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蔬菜80多个种类、1000多个品种,江苏蚕桑闻名全国,名茶有“碧螺春”等。

水资源: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和南北气候过渡带,河湖众多,水系复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系特点,给江苏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江苏省本地水资源量320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过境水量9492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径流占95%以上。

矿产资源:本省地跨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有色金属类、建材类、膏盐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品种有133种,探明资源储量的有68种,其中铌钽矿、含钾砂页岩、泥灰岩、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气等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

生物资源:本省野生动物资源为数较少,鸟类主要是野鸡、野鸭,沿海有丹顶鹤、白鹤、天鹅等珍稀飞禽,沿海地区还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约有850多种,尚有可利用和开发前途的野生植物资源600多种。全省渔业资源丰富。江苏近岸海域是黄海、东海渔业资源的重要发祥地,沿海有吕四、海州湾、长江口、大沙等四大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鲳鱼、虾类、蟹类及贝藻类等水产品。内陆水域面积2600多万亩,养殖面积1140万亩,河蟹、虾类、河豚等养殖闻名全国。被称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河豚和“太湖三白”的白鱼、银鱼、白虾,都是水中珍品。

森林资源:我省森林面积和林木覆盖率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森林面积达234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达960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2.8%。

湿地资源:江苏湿地资源丰富,全省湿地面积为282.19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195.32万公顷,人工湿地86.87万公顷。湿地的分布,沿海以近海与海岸湿地为主,苏南以湖泊、河流、沼泽类型为主,里下河地区以河流湖泊为主,苏北以人工输水河与运河为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
青海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西藏自治区简介
云南省简介 贵州省简介
四川省简介 重庆市简介
海南省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东省简介 湖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山东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福建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浙江省简介 江苏省简介
上海市简介 黑龙江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 辽宁省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河北省简介
天津市简介 北京市简介
山西省简介 台湾基本情况
门户网站首页 中国政府网

分类
上海市 中国政府网

上海市简介

上海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地址:上海人民大道200号
邮编:200003
电话:(021)23111111
网址:http://www.shanghai.gov.cn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2000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以捕鱼为生的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滬(沪)”。

上海市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位于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上海市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15年,全市平均气温17.1℃,日照1493.8小时,无霜期269天,降水量1649.1毫米。全年7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4月至9月的汛期。

上海市面积

1949年末,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18平方公里。2015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三个岛屿,其中崇明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岛。

上海市水文

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流经市区,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淀山湖是上海的最大湖泊。

上海市地势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整体地势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
青海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西藏自治区简介
云南省简介 贵州省简介
四川省简介 重庆市简介
海南省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东省简介 湖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山东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福建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浙江省简介 江苏省简介
上海市简介 黑龙江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 辽宁省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河北省简介
天津市简介 北京市简介
山西省简介 台湾基本情况
门户网站首页 中国政府网
分类
中国政府网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简介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省会:哈尔滨
省政府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山路202号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622095
网址:www.hlj.gov.cn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东北亚区域腹地,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现已成为我国对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开放的前沿。

黑龙江省地理特征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西起121°11′,东至135°05′,南起43°26′,北至53°33′,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居全国第6位。边境线长2981.26千米,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

黑龙江省地形地貌

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大致是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兴安山地与东部山地的山前为台地,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包括兴凯湖平原),西部是松嫩平原。黑龙江省山地海拔高度大多在300~1000米之间,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8%;台地海拔高度在200~350米之间,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平原海拔高度在50~200米之间,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8%。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等多条河流;有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等众多湖泊。

黑龙江省气候

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从南向北,依温度指标可分为中温带和寒温带。从东向西,依干燥度指标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全省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春季低温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易涝早霜,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短,气候地域性差异大。

黑龙江省的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季风性特征。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充沛,冬季在干冷西北风控制下,干燥少雨。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

耕地:全省耕地面积15940850.84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87%;园地面积44930.08公顷,占0.09%;林地面积23245157.92公顷,占49.39%;草地面积2034742.68公顷,占4.3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219694.67公顷,占2.59%;交通运输用地面积592760.97公顷,占1.2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182354.05公顷,占4.63%;其它土地面积1808771.03公顷,占3.85%。

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416公顷(合6.24亩/人),高于全国人均耕地水平。

森林:全省森林覆盖率46.14%,森林面积2097.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8.29亿立方米。

草原: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黑龙江省共有草地面积207.1万公顷(3106.6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4%。其中,天然草地107.1万公顷(1606. 8万亩)、人工草地3.6万公顷(54.4万亩)、其他草地96.4万公顷(1445.4万亩),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49.2%。我省松嫩平原草地面积为102万公顷(1530万亩),草地类型以草甸类草地和干草地为主,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约70%,以羊草、星星草、野古草、针茅、冰草等为主要优势种。三江平原草地面积30.3万公顷(454万亩),草地类型以草甸类草地和沼泽类草地为主,草地植被覆盖度达到85%,以中生和湿生的小叶樟、狭叶甜茅、苔草等为主要优势种。区域内的虎林市月牙湖国家级草地类自然保护区是我省唯一的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0.513万公顷(7.7万亩),是典型的沼泽类草地。北部、东部山区半山区草地面积74.8万公顷(1122万亩),主要分布在我省大小兴安岭林区,主要为林间草地。

湿地:全省天然湿地面积556万公顷,湿地面积居全国第四位,占全国天然湿地的七分之一,是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目前,全省已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87处,其中国家级23处,省级64处,拥有扎龙、三江、洪河、兴凯湖、珍宝岛、七星河、南瓮河、东方红8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58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41处,省级17处。

水:全省年平均水资源量81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6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24亿立方米;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现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2881条,总长度为9.21万公里;现有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253个,其中:淡水湖241个,咸水湖12个,水面总面积3037平方公里(不含跨国界湖泊境外面积)。主要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湖泊。

矿产:截至2015年底,黑龙江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4种(含亚矿种、下同),占全国2013年度已查明229种矿产(含亚矿种)资源储量的36.68%。在84种矿产中,除石油、天然气、地热、铀矿、地下水、矿泉水外,其它78种矿产的资源储量均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编入《截至二O一四年底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储量表》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84种矿产按工业用途分为9大类,其中能源矿产6种;黑色金属矿产3种;有色金属矿产11种;贵金属矿产6种;稀有、稀散元素矿产8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建材和其它非金属矿产34种;水气矿产2种。已发现尚无查明资源储量的各类矿产51种。

河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现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2881条,总长度为9.21万公里。

湖泊:现有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253个,其中:淡水湖241个,咸水湖12个,水面总面积3037平方公里(不含跨国界湖泊境外面积)。主要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湖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
青海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西藏自治区简介
云南省简介 贵州省简介
四川省简介 重庆市简介
海南省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东省简介 湖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山东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福建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浙江省简介 江苏省简介
上海市简介 黑龙江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 辽宁省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河北省简介
天津市简介 北京市简介
山西省简介 台湾基本情况
门户网站首页 中国政府网
分类
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

吉林省简介

吉林省人民政府

省会:长春
省政府地址: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编:130051
电话:0431-88917091
省政府网址:http://www.jl.gov.cn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这里是中国的粮仓和工业的摇篮,省会长春市是全国著名的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现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与东北亚区域开展合作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

吉林省地理地貌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腹地,位于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之间。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与黑龙江省相连;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

吉林省地处边境近海,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吉林省资源环境

吉林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而且可恢复性和保护程度较好。从生态区域分布看,由东向西自然形成东部长白山地原始森林生态区、中东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生态区、中部松辽平原生态区和西部草原湿地四个生态区。

东部长白山区林海茫茫,森林覆盖率高,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生物种类十分丰富,降水丰沛,是吉林省乃至东北亚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

东中部低山丘陵生长着茂密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较高,是松花江流域的重要江段,也是“三湖”(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东辽河的上游,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中部松辽平原沃野千里,一望无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农田防护林体系健全,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有着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优越条件,素有“黄金玉米带”和“黑土地之乡”的美誉,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西部草原湿地是科尔沁草原的延伸带,草原辽阔,泡沼密布,湿地面积较大,地下水和过境水丰富,是生态系统从中湿润森林草原向半干旱草原和沙漠之间的过渡带,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丹顶鹤的故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
青海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西藏自治区简介
云南省简介 贵州省简介
四川省简介 重庆市简介
海南省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东省简介 湖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山东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福建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浙江省简介 江苏省简介
上海市简介 黑龙江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 辽宁省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河北省简介
天津市简介 北京市简介
山西省简介 台湾基本情况
门户网站首页 中国政府网

分类
中国政府网 辽宁省

辽宁省简介

辽宁省人民政府

省会:沈阳
省政府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86893881
网址:http://www.ln.gov.cn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8°53′-125°46′,北纬38°43′-43°26′之间,处于温带-暖温带区域并与吉林、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接壤,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为邻。有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民族,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辽宁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是全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的地区。

辽宁省地理概要

辽宁省位于祖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南濒浩瀚的黄、渤二海,辽东半岛斜插于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遥相呼应;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东北与吉林省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全省陆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5%。在全省陆地总面积中,山地为8.8万平方公里,占59.5%;平地为4.8万平方公里,占32.4%;水域和其他为1.2万平方公里,占8.1%。

辽宁省地形地貌

全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省气候特征

辽宁地处中纬度的南半部,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四季分明。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漫长寒冷,夏季多东南风,炎热多雨,春季少雨多风,秋季短暂晴朗。阳光辐射年总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900小时之间,全年平均气温为5.2℃至11.7℃,最高气温零上30℃左右,最低气温零下3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00—970毫米,平均无霜期130—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
青海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西藏自治区简介
云南省简介 贵州省简介
四川省简介 重庆市简介
海南省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东省简介 湖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山东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福建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浙江省简介 江苏省简介
上海市简介 黑龙江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 辽宁省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河北省简介
天津市简介 北京市简介
山西省简介 台湾基本情况
门户网站首页 中国政府网
分类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自治区政府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号
邮编:010098
电话:0471-6944404
网址:www.nmg.gov.cn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地理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祖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其中流域面积在1 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全区地表水资源为406.60亿立方米,除黄河过境水外,境内自产水源为37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的1.67%。地下水资源为139.35亿立方米,占全国地下水资源的2.9%。扣除重复水量,全区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2 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l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4.4l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5%,人均占有水量8 420立方米,为全区均值的3.6倍。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 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5%,其中除黄河沿岸可利用部分过境水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地表水:内蒙古自治区平均地表年径流量约291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总量的78%;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总量的22%。由于河川径流受大气降水及下垫面因素的影响,年径流量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也不平衡,局部地区水量富而有余,而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同时,河川径流年内分布不均,年际间变化比较大。年降水集中在6~8月,汛期径流量占全区径流量的60~80% 。历年间径流量大小不匀,相差很大。年径流量最大与最小的比值,东部林区各河流为4~12;中部各河流为6~22;西部地区各河流高达26以上。此外,从区外流入自治区境内的河川径流量有330.6亿立方米,其中黄河入境的平均年径流量315亿立方米,额济纳河8.4 亿立方米。

地下水: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平均资源量为254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13亿立方米,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44%。其中河川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7l%。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72亿立方米,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后,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的56%。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受大气降水、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平原多、山丘区少和内陆河流域更少的特点。自治区平原区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后的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在5.9~6.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为山丘区地下水平均水资源模数的2.2~2.7倍。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因而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只是在内陆闭合盆地的平原或沟谷洼地,地下水才比较富集。全区按自然条件和水系的不同,分为:大兴安岭西麓黑龙江水系地区;呼伦贝尔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大兴安岭东麓山地丘陵嫩江水系地区;西辽河平原辽河水系地区;阴山北麓内蒙古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阴山山地、海河、滦河水系地区;阴山南麓河套平原黄河水系地区;鄂尔多斯高平原水系地区;西部荒漠内陆水系地区。

内蒙古境内植被由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等不同植物种类组成。植物种类较丰富,已搜集到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计2 351种,分 属于133科,720属。其中引进栽培的有184种,野生植物有2 167种(种子植物2 106种,蕨类植物61种)。植物种类分布不均衡,山区植物最丰富。东部大兴安岭拥有丰富的森林植物及草甸、沼泽与水生植物。中部阴山山脉及西部贺兰山兼有森林、草原植物和草甸、沼泽植物。高平原和平原地区以草原与荒漠旱生型植物为主,含有少数的草甸植物与盐生植物。内蒙古境内草原植被由东北的松辽平原,经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和内蒙古高原到阴山山脉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其中:草原植被包括世界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等。荒漠植被主要分布于伊克昭盟西部、巴彦淖尔盟西部和阿拉善盟。主要由小半灌木盐柴类和矮灌木类组成,共有种子植物1 000多种。植物种类虽不丰富,但地方特有种的优势作用十分明显。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其性质和生产性能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根据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属性,分为9个土纲,22个土类。在9个土纲中,以钙层土分布最少。内蒙古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特点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平均气温大部地区偏高,年降水量大部地区偏少或接近常年。春季出现4次大范围沙尘过程,少于常年,且首次出现时间偏晚;春季和夏季中东部持续干旱,农牧业损失严重;夏季暴雨、洪涝、冰雹、雷电频发,8月11日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发生龙卷风灾害。分析2017年气候条件和气象灾害的影响,综合评价2017年度气候为正常偏差年景。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自1958年以来,中国获得国际上承认的新矿物有50余种,其中10种发现于内蒙古,包括钡铁钛石、包头矿、黄河矿、索伦石、汞铅矿、兴安石、大青山矿、锡林郭勒矿、二连石、白云鄂博矿。包头白云鄂博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截止到2017年底,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的有18种、居全国前3位的有47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92种。稀土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全区煤炭累计勘查估算资源总量9120.32亿吨,其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为4331.57亿吨,预测的资源量为4788.75亿吨。全区煤炭保有资源储量为4205.2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5.03%,居全国第二位;全区金矿保有资源储量Au815.14吨,Ag86867.90吨;铜、铅、锌3种有色金属保有资源储量5831.66万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
青海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西藏自治区简介
云南省简介 贵州省简介
四川省简介 重庆市简介
海南省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东省简介 湖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山东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福建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浙江省简介 江苏省简介
上海市简介 黑龙江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 辽宁省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河北省简介
天津市简介 北京市简介
山西省简介 台湾基本情况
门户网站首页 中国政府网
分类
中国政府网 河北省

河北省简介

河北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裕华东路113号

邮编:050011
省政府电话:0311-87902680
网址:www.hebei.gov.cn

河北,简称冀,省会石家庄,河北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河北又被称为燕赵之地。河北位于东经113°27’至119°50’,北纬36°05’至42°40’之间,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面积为18.88万平方千米。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接壤。辖石家庄、唐山、邯郸等11个地级市,省会为石家庄。河北省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是中国重要粮棉产区。

河北省海拔

河北省的地势有三大地貌单元,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

河北省地形

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

河北省气候

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无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七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

河北省生物

全省现有植物3000多种,其中纤维植物140多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木材植物100多种,牧草300多种,油脂植物140多种,栽培植物450多种,其中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7,玉米和水果各占1/10,可列为名、优、特、稀的农产品有12大类215种。出口的药用植物品种有20多种。

河北省矿产

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河北省已发现矿产132种,按亚矿种计算为156种;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91种,按亚矿种计算为128种;列入《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70种,按亚矿种计算为88种。

河北省河海

河北省海岸线长487公里,管辖海域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有海岛13个,海岛面积36.30平方公里。河北省沿海地区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海洋生物、港口、原盐、石油、旅游等海洋资源丰富,气候环境适宜,海洋灾害少,是发展海水养殖、盐和盐化工、港口运输、滨海旅游等产业的优良地带,适合进行各种形式的综合开发,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
青海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西藏自治区简介
云南省简介 贵州省简介
四川省简介 重庆市简介
海南省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东省简介 湖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山东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福建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浙江省简介 江苏省简介
上海市简介 黑龙江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 辽宁省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河北省简介
天津市简介 北京市简介
山西省简介 台湾基本情况
门户网站首页 中国政府网
分类
中国政府网 天津市

天津市简介

天津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   30号
邮编:300045
电话:022-88908890
网址:http://www.tj.gov.cn

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沿海港口城市优势不断增强,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当前,天津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一带一路”建设五大战略叠加,为天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天津市地理位置

天津市位于北纬38°34′~40°15′,东经116 °43′~118°4′之间,处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土地总面积11916.85平方公里,疆域周长1290.814公里,其中海岸线长153.334公里,陆界长1137.48 公里。天津地处太平洋西岸,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天津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成为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是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天津背靠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经济腹地辽阔,是中国北方十几个省区市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距北京120公里,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天津市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一是充足的油气资源。天津有渤海和大港两个国家重点开发的油气田,2016年年产原油3273.26万吨、天然气19.69亿立方米。二是取之不尽的海盐资源。天津有约153.3公里的海岸线,中国著名的海盐产区长芦盐场就位于这里,年产原盐158.39万吨。三是丰富的矿产资源。金属矿产主要有锰硼石、锰、金、钨、钼、铜等20多种,非金属矿产主要有水泥石灰岩、重晶石、叠层石等,都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四是丰富的地热资源。具有埋藏浅、水质好的特点,已发现的10个具有勘探和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异常区,热水总储藏量达1103.6亿立方米,是国内最大的中低温地热田。

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859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28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7590.36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0786.74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为1.2:40.8:58.0。

天津市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年工业增加值6863.98亿元,增长2.3%;建筑业增加值747.23亿元,下降10.9%。

工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1%;民营企业增加值下降4.1%;外商及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0.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6%。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5.9%。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9.3%。 

企业效益增长较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3%,利润总额增长22.4%。全市39个行业大类中,38个行业盈利。消费品制造业实现利润占全市的15.3%,增长22.0%,拉动全市工业利润增长3.4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回落。全年建筑业总产值4262.35亿元,下降12.9%。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5231.23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4425.79万平方米。截至年末,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中具有特级、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854家,比上年末增加140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
青海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西藏自治区简介
云南省简介 贵州省简介
四川省简介 重庆市简介
海南省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东省简介 湖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山东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福建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浙江省简介 江苏省简介
上海市简介 黑龙江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 辽宁省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河北省简介
天津市简介 北京市简介
山西省简介 台湾基本情况
门户网站首页 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