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政府网

台湾基本情况

台湾基本情况

台湾基本情况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以来,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状态。尽管台湾与祖国大陆尚未统一,但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台湾地理概况

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以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丘等岛屿,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包括: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6个台湾当局“直辖市”,基隆、新竹、嘉义3个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屏东、台东、花莲、宜兰、澎湖、金门、连江(马祖)13个县。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由于海面上升、地质变化,相连的陆地部分被淹没,形成台湾海峡,出现台湾岛。台湾海峡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1300多公里,最宽处200公里,最窄处130公里。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位于东南沿海大陆架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岛上三分之二面积为高山和丘陵,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台湾岛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和三大盆地,分别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台东山脉,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台湾主要河流有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大甲溪、曾文溪。

台湾纵跨温带与热带,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为热带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常受台风侵袭。

台湾岛上植物超过1万种,被称为“天然植物园”,其中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林木闻名于世;动物超过2.5万种,最著名的是蝴蝶,有400多种,因此被称为“蝴蝶王国”。

米、糖、茶是台湾著名的三大传统物产,被称为“台湾三宝”。台湾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茶叶、花生、芝麻、烟草、苏麻、香茅草、槟榔、花卉等,水果品种繁多,常见的有香蕉、菠萝、柑橘、龙眼、莲雾、番石榴、芒果等。台湾地处寒暖流交汇处,台湾岛和澎湖列岛海岸线总长约1520公里,海洋渔业和养殖业发达。

台湾历史概况

台湾先住民系古越人的一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派1万多名官兵到达台湾(夷洲),吴人沈莹《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述。隋朝曾三次派兵到台湾(流求)。公元610年左右(隋朝大业年间),大陆沿海居民开始迁居澎湖。12世纪中叶,南宋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公元1335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大陆沿海居民于宋元时期开始移居台湾拓垦,明代时期逐渐增多,规模越来越大。16世纪中后期,明朝恢复一度废止的澎湖巡检司,并派兵驻防。明末,福建官府和郑芝龙集团大规模组织移民赴台垦殖。17世纪末,大陆沿海赴台开拓者超过10万人。由于迁居台湾的闽南人居多,闽南方言称台湾为“大员”“台员”等,明万历年间公文开始正式使用“台湾”称谓。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开始向东方伸出触角。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南部,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台湾北部,1642年荷兰取代西班牙占领台湾北部。1661年郑成功率部进军台湾,次年驱逐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因这一历史功绩,被誉为民族英雄,亦在台湾被誉为“开台圣王”。

郑成功收复台湾并建立政权4个月后病逝,其子郑经接续经营台湾至1681年去世。1683年,清康熙帝派兵攻取台湾,迫使郑经之子郑克塽投降,收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1684年,清政府在福建省建制内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台湾开发进入新时期,此后越来越多的大陆东南沿海居民渡海赴台。至1811年,台湾人口达190余万。1874年,清政府扩增台湾行政区划为二府八县四厅。1885年,清政府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为当时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建造铁路,购买轮船、军舰,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设立邮电局、机器局等,把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大向前推进。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并于第二年4月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消息传出,全国迅速掀起大规模的“反割台”爱国救亡运动。台湾军民奋勇自救,抗击日本侵占,坚持战斗5个多月,使日本侵略者付出惨重代价,显示了保卫家园的坚强意志和浩然正气。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有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至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中国受降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底,国民党统治集团败退台湾。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着手进行解放台湾的准备时,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借机派军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并扶持国民党统治集团,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

台湾社会结构

台湾民众因祖籍地不同、迁居台湾的时间先后,形成不同族群。

2019年底,台湾地区户籍登记人口为2360.31万人,分为四大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少数民族。闽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基本上都是汉民族,约占台湾总人口97%。闽南人、客家人大多是1945年以前移居台湾的,又被称为本省人。闽南人约占总人口的近70%,祖籍地多为福建泉州、漳州;客家人约占总人口的15%,祖籍地多为福建龙岩和广东梅县。所谓外省人,是指1945年以后特别是1949年前后跟随国民党统治集团到台湾的各省人士及其后代,约占总人口的12%。台湾少数民族包括16个支族,约占总人口2%。此外,来自大陆的少数民族及外籍配偶,约占总人口1%。

台湾政治体制

台湾地区现行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一是台湾当局领导人由直接选举产生,权力扩大,决定台湾当局的大政方针,提名任命行政、司法、监察、考试机构负责人。二是形成了政党政治。截至2019年底,台湾地区共有各类政党291个,全台性政治团体45个。主要政党包括民进党、国民党、民众党、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时代力量”等。其中民进党和国民党影响最大。各政党围绕各项公职选举展开激烈竞争。三是实行地方自治制度。地方自治层级包括市(含台湾当局直辖市)县、乡镇两级。市(含台湾当局直辖市)县、乡镇为地方自治团体,具有公法人地位。市县、乡镇行政负责人民选产生,市县议会、乡镇市民代表会对当地行政机构施政进行监督。

台湾经济概况

台湾经济虽人均生产总值较高,但内需市场狭小,自然资源较少,科技基础不坚实,对海外市场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台湾经济发展还受岛内政争激烈的影响。台湾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经济结构和财政税收体制的影响,财政状况不佳,税基萎缩,赋税收入增长减缓,同时各类支出增长很快,尤其是军事、行政和社会保障等非生产性开支所占比重很大。财政收支不平衡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滞后。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2019年台湾经济增长率低于全球经济增长率(3.4%),在亚洲“四小龙”中居第二位。台“主计总处”数据显示,2019年台湾名义GDP(现价,以支出法核算)为18.90万亿元(新台币,下同),折合6112.55亿美元,人均GDP(现价)为80.10万元,折合2.59万美元,按美元计算同比增长0.45%。根据IMF估算,2019年台湾地区GDP全球排名第22位,较上年下降1位;人均GDP第38位,与上年持平。

台湾文化发展

台湾文化的母体是中华文化,同时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根植于台湾民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台湾通用普通话(国语),主要方言有闽南话、客家话。台湾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如泰雅语、布农语、雅美语等),书写都使用汉字。

台湾民间习俗大多是明清时期由福建、广东移民带入,因袭至今,“处处表现闽粤风尚,事事彰显中华色彩”。儒家思想体现在台湾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台湾宗教活动非常盛行,除佛教、道教、基督教外,还有妈祖、关公、开漳圣王、开台圣王、保生大帝等民间信仰。

台湾教育情况

台湾现行教育体系由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部分组成。学前教育主要与家庭教育相配合,采取自由入园方式,对适龄儿童进行1至2年的健康教育、生活教育及伦理教育。学校教育由“国民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组成,“国民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中等教育包括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综合高中和完全中学四类,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大学及研究机构。社会教育涉及范围甚广,包括补习及进修教育、成人教育及博物馆、图书馆、科学馆、文化中心、艺术馆等机构推行的社会教育等。台湾教育普及程度较高,职业教育体系完备,私立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学年台湾各级学校共有10931所,其中幼儿园6384所、小学2631所、初中(台称“国中”)739所、高级中等学校513所、专科学校12所、独立学院14所、大学126所。

台湾医疗卫生

台湾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分为两级,台当局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面统筹、策划、协助和管理医疗卫生事业,各市县均设卫生局,负责本地医疗卫生、保健等工作。台湾的医疗体系比较健全,医疗服务呈现医院大型化及诊所普及化的发展趋势,小型私立医院逐渐退出市场,医院集团化特征日益明显。2018年台湾医疗院所22816家。从类别来看,西医医院478家,西医诊所11580家,牙医诊所6836家,中医医院5家,中医诊所3917家。

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我们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时代变化,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进而形成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基本方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题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统一的重大政策主张,是新时代对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
青海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西藏自治区简介
云南省简介 贵州省简介
四川省简介 重庆市简介
海南省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广东省简介 湖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山东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福建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浙江省简介 江苏省简介
上海市简介 黑龙江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 辽宁省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河北省简介
天津市简介 北京市简介
山西省简介 台湾基本情况
门户网站首页 中国政府网